为深化推进系统工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工、农、兵、林、矿、信息及交通等多学科领域业务的交叉融合发展,2025 年 11 月8日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在淮安市隆重召开了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本次大会由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主办,淮阴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南京神采科技股份公司协办。
在大会开幕式上,江苏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薛红民、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席占稳、淮阴工学院副校长张灏、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书记屈艺分别致辞并发表讲话,学会副理事长杨加猛主持开幕式,王建宇副理事长、陈春林副理事长、郑宇杰副理事长及秘
书长黄炎焱分别主持了11月8日上午5位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现场有近300位会议代表参加,大家认真听取了大会报告。
学术年会秉持“社会热点+系统工程”的学术品牌模式,本年度以“人工智能+系统工程”为年会主题,会议邀请5位领域内知名专家、教授、总工程师做大会主旨报告,并开展多学科融合的学术交流分论坛,交流环节凝聚系统工程学者的智慧,探讨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的融合发展策略及方向。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分年会大会报告和分组论坛及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三部分。第一部分为:11月8号上午大会邀请原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王维平教授、陆军工程大学郝文宁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周伟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志耕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原总工赵宗贵研究员分别做了关于《数字孪生智能仿真原理、平台与应用》《从数说到数断:数字资源利用能力跃迁及场景落地》《矿业领域人工智能基础与进展》《民用飞机的健康检测与管理关键问题》《智能和智能认知体系》五个主旨大会报告,报告专家结合各自领域与先进科研技术和成果,给大家做了特别精彩的报告,期间不断赢得全场会员阵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部分为:11月8日下午在淮阴工学院举办了第六届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论坛由高铁知识普及国际论坛(线下+线上)和高铁文化传播国际论坛(线下、圆桌会议)组成。会议由省系统工程学会智能交通专委会委员、南京理工大学高铁研究所所长胡启洲主持,参会嘉宾涵盖政府机构、高校、企业与社会团体,吸引了来自中国、韩国、英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高校师生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搭建了高铁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的高端国际平台,为推动全球高铁产业创新发展、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互鉴注入了新动力。
第三部分:11月8日下午时在淮阴工学院另设有6个分会场。分别如下:
(一)青年托举人才学术论坛。该组论坛报告人系历年学会推荐至《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的获得者,分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吴祥、南京大学副教授魏婧雯、中国兵器528厂高工邓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武彤、南京大学助理教授孙宇祥、南京理工大学闵惠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王俊杰及王敏。各报告人汇报了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的成果,汇报成果评优由朱建军副秘书长、赵环宇院长、郝文宁主任、李华雄主任、杨春霞教授共同主持并对论文报告做出评优。
(二)学会专业委员会联合论坛A组。该组联合论坛由军事系统、信息系统、可靠性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四个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论坛。分别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研究员郑宇杰、陆军兵种大学教授谢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研究员王超、南京神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侯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刘光杰、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毕辉、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翟丹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陶良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董文杰、南京西三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教授邵世雷做学术论坛报告,该组论坛由郑宇杰副理事长、朱卫未教授、邵世雷教授、陶良彦副教授共同主持并评选优秀论坛报告。
(三)学会专业委员会联合论坛B组,由农林系统、矿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云服务系统、体育系统5个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论坛。分别由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余德贵、南京林业大教授学陈岩、南京农业大学高工吴旭强、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张浩、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李小林及李贤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伟斌、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潘银春、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何山、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张红兵、南京晓庄学院邓青讲师做相关的专业学术报告,论坛由杨加猛副理事长、余德贵主任、朱建良主任、张伟斌副主任、张红兵主任等共同主持并评选优秀报告。
(四)青年教师优秀论文交流论坛,主要以学会非学生会员的论文为依托开展学术交流及评优。论文交流者分别有盐城工学院副教授潘坤友、淮阴工学院副教授刘伟、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孙鹏耀和郭佳、淮阴工学院讲师张鹏程、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钱玉文、金陵科技学院教授曲爱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无锡分院张文宇、南京理工大学讲师杨子、河海大学副教授邓梦华,他们交流了并参加了学术论文的评比。优秀论文由陈春林副理事长、周晓剑、罗晓清等理事共同主持并评选优秀论文。
(五)研究生论文交流论坛A组。从本次参会硕、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抽取相近方向编到A组,开展学术论文的交流报告。分别由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凯生和开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新奥、南京陆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豪、江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华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生章世云、杨熠帆和杜泱泱,江苏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方文凯和高扬、江苏省农科院无锡分院硕士生滕永康和陈荣杰、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超坤做学术论文报告,交流论坛由黄炎焱秘书长、侯磊、陈国华、徐一鸣、宋晓宁等理事共同主持并评选优秀论文。
(六)研究生论文交流论坛B组,从本次参会硕、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抽取相近方向编到B组,开展学术论文的交流报告。分别由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史塘嘉、王国岩和花俊鹏,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李杰、王元颂和程志宇,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程光辉、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唐玉萍、李玉博和宁洁,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花屿晨和硕士研究生陈洁、张悦,做学术论文报告。论坛由尹隽、谢文、何新、丁小华、万良琪等理事共同主持并评选优秀论文。
本次年会分论坛评奖分为优秀报告奖和优秀论文奖两类。经过评审专家听取报告、查阅论文及交流评选出:
1)优秀报告者获得者:郑宇杰、谢文、王超、王军、侯磊、刘光杰、毕辉、陶良彦、邵世雷、余德贵、陈岩、张浩、吴旭强、李小林、李贤功、张伟斌、潘银春、何山、张红兵、邓青。
2)青年教师优秀论文获得者:一等奖:钱玉文、刘伟;二等奖:孙鹏耀、曲爱妍、杨子;三等奖:潘坤友、郭佳、张鹏程、张文宇、邓梦华。
3)“研究生组优秀论文”获得者:一等奖:花屿晨、王元颂、程光辉、王凯生、李豪、杨熠帆;二等奖:花俊鹏、程志宇、张悦、宁洁、王新奥、华阳、杜泱泱、开吉、方文凯、王超坤、王国岩;三等奖:李杰、史镛嘉、唐玉萍、李玉博、陈洁、章世云、高扬、滕永康、董歆彤。
于11月8日晚,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会举行闭幕式,由秘书长黄炎焱主持,学会副理事长杨加猛、王建宇、郑宇杰以及淮阴工学院自动化学院书记孙全平及院长赵环宇分别对本次学术年会论坛报告和优秀论文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圆满落幕。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为全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相关单位的系统工程专业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沟通的平台,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叉融合,开拓多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搭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
二〇二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